6月5日,旗能公司2019年防暑降溫慰問工作方案經該司工會審議通過后正式下發,拉開了2019年防暑降溫工作的序幕。方案在該司往年的三重慰問基礎上,結合一線調研征集到的意見建議做了進一步的完善和豐富,更加貼近職工需求,對助力企業和職工平安度夏,起到積極作用。
由于行業特殊性,夏季高溫作業,是該司面臨的一項嚴峻挑戰。2018年,經過深入的調研分析,該司找出了導致電解生產高溫環境的四個根源,它們是夏季環境高溫、作業期間大量的體力消耗、電解槽熱輻射以及厚實的專用勞保用品,并形象的把這四個原因,稱之為架在電解工人身上的四把“火”。為了提高防暑降溫工作成效,該司從技術、管理、職工關懷等方面入手,引來對應的“四水”滅“火”,經一年的實施,取得了標本兼治的成果。
第一把火:環境高溫 對應之水:開窗透氣
重慶夏季氣溫長期保持在37度以上,而電解車間為了防止氟化氫氣體和煙塵向環境散排,兩側均為密閉式設計,空氣流動差,車間內溫度高達45度以上。
為解決這個問題,該司運用合理化建議手段,向職工征集到兩條措施。一是改造電解槽上部的集氣裝置,將集氣效率由97.8%提高到99.5%,解決排放問題,為開窗透氣創造條件。二是在原有的休息室基礎上,利用車間外墻與地平之間的1.5米距離,搭建“休息島”,鋪設網格板,放置靠背椅,讓員工在作業間隙能有相對舒適的固定場所,享受開窗帶來的涼風。
目前,該司電解4個車間共設置有16座休息島供員工納涼,并配備了霧化降溫電風扇,經測量,“休息島”區域環境溫度降至37度左右,而且空氣流動帶來的體感,更加清涼。
第二把火:作業期間大量的體力消耗 對應之水:慰問
在換極等必不可少的槽間作業中,電解工人需要穿戴厚實的勞保,手持鋼筋鐵板焊制的工具,通過勾、拉、撬、鏟等消耗大量體力的操作方式來完成作業任務,一套完整的流程下來,已是汗流浹背、筋疲力盡。
針對這一把火,該司引入“私人訂制”模式,緊貼職工需求,開展了“三重”防暑降溫慰問。第一重,夏季高溫期間,公司領導每半月一次帶隊深入一線慰問;第二重,各業務單位、機關部室全員出動,每周末固定開展兩次慰問;第三重,各生產單位按需及時慰問。
同時,該司通過技術手段,更換了密閉效果和保溫性能更好的槽蓋板,將槽間溫度由50度以上降至45度以下,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電解槽熱輻射,滅掉了第三把火。
運用大數據手段,搭建了數字電解槽技術集中管控平臺,使電解工槽間作業量較以往降低50%,從而減少了他們穿戴厚實勞保的次數和時長,滅掉了第四把火。
該司黨委副書記、工會主席朱洪彬強調,近段時間連綿的陰雨天氣使氣溫較往年普遍偏低,但各二級單位工會不能掉以輕心,防暑降溫工作要提前謀劃,抓早抓細,同時要做好相關政策的宣傳解釋工作,確保夏季高溫期間隊伍穩定,助力廣大職工平安度夏。 |